【经营三部曲之收官】致敬之旅:从心态到结果,越经营越幸福
人力行政中心 黄超
我们华胜人,是怀着创业心态、经营思维,辛勤打拼的一群人,为了工作,我们可能远离了家乡父老,告别了休闲舒适。
为什么要这么拼?会不会觉得累?一切的努力只是为了心中不愿放弃的执念:我要经营属于自己的,更精彩、更幸福的人生。
所以,工作虽然忙碌,身体虽然疲惫,心却坦然欢喜。
因为,心在哪里,幸福就在哪里
Ü幸福实验Û
芝加哥大学心理学家米哈伊进行了一项实验,参与者随身携带一个传呼机,每天不定期响铃,每响一次,参与者必须记下正在进行的事情,并记录对该事情的喜好程度,如吃冰激凌=非常喜欢。随着高达数万次的记录,米哈伊渐渐找出人们真正喜欢的事情,而不是觉得自己喜欢的事情。
实验发现,人们喜欢的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肉体享受到的快乐,例如用餐、玩乐等,但这项实验同时也发现,肉体欢愉一旦超过了“度”,会产生恶心感和空虚负疚感,如连续吃完一大桶炸鸡块和玩电脑游戏超过10小时。
另一类则比前一类令人沉醉的多,这就是全身全意地沉浸在一份极具挑战性、与自己能力相当的工作中,这就是积极心理学所说的“心流体验(flow)”。
心流体验常出现于独立创造的时候,如画画、摄影。在心流体验中,每完成一项有挑战的任务,都能从心灵得到即时反馈,每画好关键一笔,每拍到一幅满意的画面,内心都闪现一次又一次积极的满足感……
(以上内容来自于《象与骑象人:幸福的假设》(浙江人民出版社))
【经营三部曲之收官】致敬之旅:从心态到结果,越经营越幸福
从2014年开始,华胜创业以来持续积淀的经营文化,开始逐步得以挖掘和固化。从经营哲学,到经营实学,有关经营者应当具备的价值观和方法论不断完善、优化。
日历翻到2016年,经营理念的落地已经到了关键节点,“谁是经营者”逐渐成为最为核心和本质的问题。
谁是经营者?是创业者、董事长吗?是区域和分店总经理吗?是某一条品牌线的品牌经理吗?都不是!
在2015年11月份定稿的,由国内著名管理咨询机构——太和顾问华南区总经理李洪涛先生亲自执笔的“‘成为卓越的经营者’——华胜连锁员工职业发展及薪酬激励体系”咨询报告中这样写道:
而华胜经营实学也明确地告诉我们,经营者是那些把工作从内心里当作自己的事情,全力以赴地追求最终成果的人,这是一个从心态到思维,从行为到结果的过程。如果不具备这样的心态,即使职位再高也不会是合格的经营者,由于董事长渎职倒闭的企业比比皆是;反之,即便是端茶送水一样的简单工作,如果你能用全力以赴的心态对待,成为经营者也是指日可待的,这种励志故事我们当然也听过很多。
在汽车维修行业进入深度洗牌的当下,拥有一支具备经营心态的队伍,对企业、分店生死存亡有着很大的价值和意义,因为只有人,才是一切文化和经营理念的落脚点。
2016年,对于华胜来说,向卓越的经营者致敬是那么重要的一件事,我们要通过致敬行动来发现身边的经营者和经营行为,我们要通过讨论、辩论甚至争论,来让每位华胜人都深刻理解,成为经营者是组织的要求,更是自我突破的起点。
从公司的层面,我们要从2016年更加聚焦于为经营者搭建健康成长的平台。
我们以薪酬体系的落地为契机,将为经营者提供更多的物质回报。
当然更加要加强的,是从精神激励层面,为经营者提供愉悦的精神层面的肯定与嘉奖。
而作为每一个个体的小伙伴来说,我们要做点什么来向卓越的经营者致敬?首要的当然是思想上向卓越的经营者学习,转变心态和思维。
其次,当然还要不断加强成为经营者的自我修炼
其实,再回到我们前面说到的“心流体验”,对于每位小伙伴来说,在工作中能够给我们带来最大激励效果的,并不是报酬、地位层级、权力等,而是你真的喜欢做这个事情,在做的过程中又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持续取得成果,这种状态只有当你以经营者的心态和思维全身心投入的时候,才能够获得。
所以,从心态到结果,越经营越幸福!
经过“经营三部曲”的内容分享,相信小伙伴们从源头对华胜的经营文化有了一定的理解,学到了经营哲学、经营实学、向卓越的经营者致敬的内容,并且初步看清楚了“经营”和“幸福”之间的联系,那么小馨关于“经营三部曲”内容的分享也将告一段落了。
接下来的时间,将留给小伙伴们思考和行动了,看看自己身边有哪些卓越的经营者和经营行为,而自己又如何慢慢成为一名卓越的经营者。如果有好的想法或素材也请告诉小馨,我们准备全年都和大家深入地聊聊这个话题呢。
深扒华胜文化,小馨和你一起,请大家继续关注和支持小馨。最后,祝小伙伴学有所用,用有所得,by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