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送到手机
400-8033-707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2015年第2期 总第71期

企业经营的最高层次是经营文化——《万达哲学》观后感


前几天邱总给我们分享了万达企业的诚信文化;苏杭区域张总分享了万达企业“说到做到,算到拿到”的超强执行力;我该分享点什么呢?冥思苦想,还是硬着头皮谈谈关于经营文化一些体会吧,还望各位多提意见,帮助我更深理解。


一、万达的成功源自文化基因

万达集团1988年成立,从50万注册资金的民营房地产开发商,发展到现在资产超过千亿,拥有五大产业的商业巨人,按照王健林董事长的话来讲就是“万达之所以优秀不是因为现在做大了才优秀,最重要的是万达企业文化优秀”,这让我联想到太平洋建设集团严介和董事长类似的一句话:“三流的企业做产品,二流的企业做品牌,一流的企业做文化”,可见文化对一个企业的引领是多么的重要。

万达能够获得成功的文化基因来自于创始人王健林先生的创业思想,企业文化的根本就是老板文化,万达集团的优秀不是因为现在他做得强大了才优秀,而是在诞生之时,创始企业家的创业理想、情怀和志向所种下的优秀文化基因。万达的这种基因包括敢于创新、坚守诚信、带头环保、关爱员工、注重慈善、做到最好、执行力强、弘扬传统。


二、创新与诚信:华胜人有着与万达同样优秀的文化基因

联想到我们华胜文化建设,许多特点都是与万达相通的,特别是在敢于创新这点上,我深有感触。

周总裁带领华胜走过的三次转型,就是三次伟大的创新。

第一次是在1998年——2004年,由综合修理厂转型为专业维修厂,摆脱了综合厂配件品种繁杂、人员不专业、品牌不聚焦的旧维修模式,把企业定位到专业维修奔驰、宝马、奥迪三个豪华车品牌,做专业的维修厂。

第二次是在2006年,由区域性企业向全国性连锁企业转型,跳出广东北上上海创建第5家全国连锁店,首次面向全国市场跨区域经营。

第三次是2014年提出新商业模式定位:以零部件供应为驱动,提供修理厂整体解决方案,这次战略转型是一次大胆的创新,特别是把“让中国没有难开的修理厂”作为新商业模式的使命,让人倍感激励和光荣。

每一次的转型都是一次创新,都是在引领行业风向,都是在创造华胜历史,创造商业文明,都是在为华胜人规划新梦想、新蓝图。

诚信是华胜的另一个重要文化基因。早在1998年周总创业之始,就提出“不满意可不付款”的庄严承诺。如今,客户走进任一家连锁店,迎面而来的都有周大军总裁亲自签名的“配件假一罚十,返修、超时罚500,配件贵一赔三”四大承诺的铜牌,由客户监督。今年3.15号消费者权益日,周大军总裁更是向全体华胜人发出了《向不诚信行为宣战》的倡议,旗帜鲜明地号召华胜人“诚信自律,从我做起”。诚信是华胜一贯坚持的传统,是华胜的生命线,是华胜的金字招牌。

当然,华胜还有着许多与万达类似的优秀文化基因,比如关爱员工,华胜基本法明确提出“为员工创造快乐工作,健康成长的平台”的企业愿望,华胜人关注员工的学习、成长、涌现的感人故事举不胜数。比如彰显卓越,华胜提出“为客户提供极致的维修体验”,让客户感动,这与万达的优秀文化特征极为相似……

通过对比,我们会很欣慰地发现,华胜与一流企业有着相同优秀的基因,这让我们更加自信,更加对我们华胜的创始人周大军总裁产生了无比的崇敬心。我坚信只要我们把周总提炼的文化理念坚定地贯彻到行动中,我们一定能将华胜建设成伟大的企业、卓越的企业!


三、企业经营的最高层次是经营文化

王健林董事长对企业文化的巨大作用说了三句话:“认同价值观、增强凝聚力、提升竞争力”,对此我十分认同。联系我们华胜也得到一样的结论:华胜的核心价值观“专诚奉献,彰显卓越”让4000多华胜人认同并团结在一起,让越来越多离职的华胜人再次回归华胜的怀抱,让华胜品牌越来越响,培育了华胜的行业竞争力和客户忠诚度,以文化基因为内核的华胜商业模式、经营策略甚至外化的VI形象等等也已经成为同行竞相模仿的对象。

在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相互模仿和超越中,如果说产品竞争是人无我有,价格竞争是人有我廉,质量竞争是人廉我优,较高层次的品牌竞争、文化竞争则是对企业独有的文化理念内核进行传播演绎,最终形成高度的文化门槛,建立高忠诚度的客户群体,在有形与无形之间让对手无法相争,让企业处于“不争而善胜”的境界,这当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企业经营的最高层次是经营文化,华胜文化的经营正在路上,愿每个华胜人在华胜文化的经营上贡献自己,将华胜打造成汽车行业的万达!


推荐阅读
附近门店

我要提问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