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送到手机
400-8033-707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2014年第3期 总第60期

《加法与减法——让每一个人成为资源》读后感


现代企业管理中有一个核心的管理观念的转变,从单独关注于事而开始认识与关注到人是企业的核心要素,但为何不少企业在企业管理时,在越来越关注于人时,问题却没有减少且无什么实质性进展,读了《加法与减法》,有一种顿悟的感觉。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当中的视角首先是要关注到团队,其次才是个体。而团队的成败取决于个体行为特征的表现相加。增加加法,减少减法,让每个人成为企业的真正资源,是可以通过行为特征来区分的,这无疑是一种实效的管理思维。主要启发点有:

1、价值观上的黑白道,在团队中我们经常把热心的人当成了积极的人,但却没从推动团队的效果和影响的正负性加以区分,结果有些热心的人可能正是将组织减分的主犯。所以评估一个人时,首先就要看在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的契合度,如若不能志同道合,那反而容易受其影响进入到“同流合污”后果。

2、团队成员的情感距离,每个人都可能成为资源,也可能让别人成为自己的资源,但如若在企业里面只有交易的关系时,关系即必然疏远,而团队合作的亲密度,并决定企业团队合作能走多远。一个松散关系的组织往往会因外在风雨而分崩离析,而一个亲密有度的团队会在经历风雨时仍面带微笑。要羸得这份亲密度,就需要在企业时增加更多的开放度、信任度和情感互动性,不但关注人的绩效、能力,还要关注人的情感。

3、学以致用,当运用书中的十六个区分来评估行为时,就发现了自己身上的盲点,我有时对公司的决策和现状也会有些不解,甚至将这些不解在非公开场合跟团队进行研讨,不时也会讨论事非、判断对错、分享失望情绪。还认为这是一种敬业的表现,是关心公司的一种表现。但恰如书中所说的,如若但我们没有尽好自己岗位角色职责,没有掌握好自己岗位的专业技能时,却越度的关心,这不如不关心,因为这些名义上与组织志同道合的关心,并没有让我们团队绩效成果加分,反而不时成为了前进的干扰的噪音,成了同流合污。

整体来说,《加法与减法》的作者作为资深的企业教练,她在这本书通篇中都在传达一个教练思想,即培养人向内看的思维与方法。而这一点也偶合了本季全国店总会议的主题——“夯实基础,角色归位”,如若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务实敬业,凡事都从自身看到成长机会时,我们就是在为企业做加法,成为华胜真正的“资源”。


推荐阅读
附近门店

我要提问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