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的钟声敲响,我们走过2013。回想昨天,多次想把一路历程用文字记录下来,但思绪每每都此起彼伏,情绪也久久不能平息,写作的事情也一直没有结果。在这2014的春节假期,一切都如此的祥和温馨,我少有地静下心来坐在这里,放下一切世俗烦恼,慢慢梳理来到华胜这将近七年的种种经历。
一、华胜初体验
来到华胜,想法很简单,考虑自己年龄已经过了拼搏期,又想长期在自己热爱的汽车行业继续奋斗,所以当时的我一直在寻找从一线销售管理向二线服务支持管理转型的工作。2007年5月22日,当机会来临的时候,我毅然决然地选择来到华胜,任职行政岗位。
苏州吴中店是华胜的第6家分店,我来的时候很多管理制度还不完善,起初的半年我很难适应,甚至在2007年年底差点提交离职报告。原因有两方面,一是到华胜后发现售前和售后人员素养差距很大,做销售的人员基本素养礼仪方面和规范约束都有培训并都具备,管理只要给指标和方法就行。但售后人员文化水平偏低,都是靠动手实操,在管理上需用许多的方法和耐性。二是当时吴中店的总经理是技术出身,也没有太多的管理经验,加上华胜开始试推行连锁的一些审批制度,就变成分店的行政和财务是双重领导管理(总部和分店),所以在执行相关制度文件的时候,总经理和我之间就有一些分歧。最后周总裁来吴中店跟我谈心,并以“别人的缺陷就是你存在的价值”这句话勉励我,使我打消了离职的念头。
从此,我开启了在华胜的7年旅程,人生之中铭刻了与华胜情感交融的难忘经历。由于我的人生信念就是对的东西一定要坚持,不可轻易言弃和妥协,所以在后来发生的许多事件中,我都在坚持对的东西,这也是源于华胜的文化和总裁的人格魅力时刻影响着我。
二、踟蹰前行
2007年,苏州吴中店开业,当时的苏州市区还没有一家上规模的豪车专修店,市场空间巨大。同时华胜给吴中店配备了强大的技术力量,核心团队结构完善,每个品牌都有从4S店加入华胜发展的技术经理,也是当时股权较重的股东,加上华胜电话营销的优势,以及新店初张期同事们打鸡血般的派卡热情,吴中店新客户不断增加,期末客户数连续上涨,开业不到半年就开始盈利,大家都做得很开心。
可是一时的顺风顺水蒙蔽了经营者的内心,当时的总经理志得意满,感觉市场没有太多的竞争,收益容易,操盘简单,个人私欲开始膨胀,渐渐迷失了为华胜愿景而奋斗的使命。2009年底,他私下跟一个客户达成合作协议,开始复制相同业务的某汽车维修有限公司,随时准备脱离华胜。俗话说:人不善举,终要买单。在2010年6月准备新店开业时,终于东窗事发,总裁痛心疾首挥泪斩马谡,彻底切断了他对吴中店的继续侵蚀。人的选择大于努力,方向错了,结果注定越走越远,不以健康的心态去经营一家企业,不管在哪里不管跟谁合作,终不会成功,他们复制华胜的这家店在挣扎一年左右的时间后宣告失败。
而吴中店此时也面临着群龙无首的局面,人心思动。也许是责任感、使命感的驱使,我经常告诫自己不管谁领衔,都有义务在当时的状况下,不能让团队再受创,所以果断地找公司各层级同事特别是核心团队面谈,给予大家信心,稳定大家的情绪。可能是引导起了作用,一段时间之后,团队没有任何异动,这出乎了我的意料,内心也获得了一点价值实现的喜悦。接下来,我对核心团队的责权临时做了分配,相互监管,重大事件共同商议决策。虽然没有任命,但吴中店的事情开始由我主导,在当时作为不是股东的我,对大家给与这样的信任心存感激,但随后面临的挑战大大超出我的预估。因为自己对于行政、营销以外的岗位很少涉及,业务管理知识一片空白。再加上2009年8月,吴中店门口的主干道开始封路修桥,需要绕几公里路程才能来店,客户开始流失严重,重压下我每天都夜不能眠。
后来,时任郑州金水店的总经理来华东区支援上海徐汇店,顺便兼管了吴中店的整体运营,对一些运营板块重新梳理分配,职权正式由我和他签字颁布生效,整个团队也开始适应新领导的管理风格。求知若渴的我除了协助他执行一切事务外,也开始认真向他学习管理要领,对新客户开发、前台业务接待流程和车间质量的管控,都有了大概的理解。
也许是性格和时间所致,他一个月只来吴中店三天,除了费用审批、偶尔参加例行周会之外,极少跟核心团队交流,所以大家对他的认知度一般。当时的基盘客户数还在一千台左右,所以产值还没有马上出现明显的下滑,也掩盖了一些隐患。时间过渡到了2010年的年底,我被正式任命为吴中店的副总经理,他也被任命为华东区区域总经理。也许是年轻,荣誉和成功来的太快,人开始极度的自我膨胀,德不符位,对整个华东区的统筹运营一直推行不下去,心态波动很大。所以,2011年他卸任了上海徐汇店总经理一职,7月份也离开苏州吴中店,彻底免去华东区区总一职,返回河南。也许这一年的人生经历,让他在华胜再也找不到心理的平衡点,所以回河南后不久,再次重蹈吴中店前任总经理的覆辙。而吴中店经过四年两任总经理的波折,核心股东团队开始分裂,大家都在考虑留在华胜到底有没有明天,再加上受外界影响和诱惑,奥迪技术经理、宝马技术经理还有前台事故接待主管都相继离开了华胜,各自复制了类似的专修店。因为不懂企业运营,仅靠从吴中店带走的少量客户,很难维持一家企业的经营,他们的下场可想而知。
吴中店就这样在面临自己原有的核心人员成了我们的竞争对手的艰难局面下,客户分流、团队动摇、封桥修路……我把那艘千疮百孔的船调正航向,带着大家继续向前。其实感性的我在许多夜深人静的晚上,深感力不从心,泣不成声,也问自己我这样的坚持到底是为了什么?!天亮后给自己唯一的解释,就是因为我对吴中店有感情,我目睹和经历了吴中店的诞生、成长,许多的老同事一直和我在一起,我不能辜负大家,更不能辜负总裁对我的期望。启用原本行政岗位的我来负责公司运营,总裁担了很大风险和成本,因为当时几位领导的意见达不成一致,是总裁力排众议,决定对我的任用,我一直牢记他当面语重心长对我讲的一句话:你一定要争气!
三、曙光乍现
时间流淌到2012年3月,吴中店迎来了第三任总经理张璟,即现在的苏州区域总经理。其实每次更换一个总经理,对团队来说都是一种折磨,因为每个管理者的性格和管理风格、方法的差异,让团队都有很长一段时间的适应期。特别是对于吴中店的团队来说,总会有一种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忐忑,加上张总属于“空降兵”,以前在某品牌4S店担任华东区主任,管理98家分公司,团队也有华胜的平台容不下如此大佛的担忧。但谁也没想到在张总那黝黑霸气的外表下,竟然有非常深厚的管理魄力及耐心和方法,一上任就把吴中店团队陋习、违反职业道德的不良行为进行整顿。接下来就是各部门职能工作渠道梳理,最神奇的是引进了树模式思维导图,让各层级的人通过这种方法对自己的工作目标做分析并找出解决方案和达成措施,月度经营目标也做了五大渠道的分类,各项会议更丰富具体。
刚开始超强度的灌输大家有点消化不了,因为他以往的工作方式就是在短时间内一气呵成的宣讲后,下达时间、目标、任务要求即可,很多部门经理会议听完后,只能吸收30%,还有70%是云里雾里,包括我自己。经过两个月的磨合,张总也发现了该问题,及时跟我探讨原因,我笑称:大学本科的文化知识如何让一个初中生去消化,事实也是如此,以往的吴中店总经理都没有高端品牌系统的管理培训经历,都是一些模糊的管理概念,所以具体的管理方法不多,一下子要接受并领悟张总那么高的思维要求,确实有点难度,后来张总改变工作方式降低高度,一对一的跟大家做书面列式引导思维,直至大家明白为止。所谓的人才就是在哪里都会生根发芽,张总不仅把吴中店带向正轨,还把濒临死亡的相城店挽救回来并起死回生,还把长期问题多多的常熟店也接管过来,又在2013年筹建了新区店,2014年1月张家港店也隆重开业,原苏州区域团队现在已经经营了5家分店,2014年下半年昆山也将有华胜分店的进驻,苏州区域就这样越来越健康,越来越壮大!当我们自己足够强大的时候,外界再大的阻碍和困难都影响不了团队要共同面对的决心和毅力。
四、破茧成蝶
2013年6月,张总把吴中店的股东历史遗留问题彻底清理结束,我和一些核心伙伴正式成为吴中店的股东,一直以来虽然没有太在意这些,但当我看到大家签下股东协议的那一刻脸上的笑容,深感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
我们这些核心骨干都是来自五湖四海,远离亲人在异乡拼搏,服务经理赵一猛,大学毕业2008年10月就来到吴中店从机电学徒做起,4年间经过不断地对自己要求和规划,跟团队同舟共济,从学徒到中工,又到前台维修顾问和主管,最后到达服务经理岗位;车间经理宁平,在华胜工作8年,2012年8月吴中店急需奥迪技术人员,宁平接到求才如渴的我和张总的电话,就义无反顾地从广州奔赴苏州,加入吴中的团队,并用自己认真、专一、扎实的技术,传授和感染车间的弟兄,让大家很快地成长起来;配件经理赵逢春,本来在汽车行业有好几年配件管理经验,2010年3月选择来到吴中店,在三年里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不仅把吴中店配件部的各项事务做到优秀,还帮苏州区域培养人才,给总部供应链中心出谋划策,多次被评为连锁年度优秀配件经理;钣金主管王振辉,2008年1月到吴中店,将近15年的豪车钣金工作经验,技术已经达到如火纯青的地步,吴中店事故钣金整形在苏州业界里已经颇有口牌,虽然多次有人出高薪诱惑,但这五年他坚信华胜也一直不离不弃的跟着团队;事故主管周百祝,2010年7月加入华胜的时候只是一名司机,因为开出租车的经历让他刚开始的半年里很不适应华胜文化,差点被辞退。后来经过深入的思想交流也根据他本人的性格特征优势,秉承用人所长的原则,让其转岗去了事故组,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效果确实很明显,加上事故渠道的分类拓展和有效的激励方案,事故组的业绩占比一直保持在30%左右,在吴中店新客户低迷的情况下,稳定了月度产值目标,在2012年还被同事推选为年度优秀员工……
团队里还有许多类似的优秀模范,这么多年这些优秀的伙伴一直跟我并肩作战,不离不弃,我怎能懈怠,怎能不为我们股东的盈利去拼搏?2014年初周总在新春讲话中谈到“幸福企业”,如何让客户满意,让员工满意,让股东满意,是作为我这责任人每天要思考的命题。我们都在期待吴中店门口的高架在2015年1月修复畅通后,吴中店能恢复到昔日的辉煌,到时再开两家分店,自己向小区域总经理进军,让我的伙伴们也向更高的平台发展,让他们都在苏州买房安居乐业,共享我们的硕果。在年度的总经理会议上,我也可以很自信的上台跟所有人分享我们这么多年痛并幸福着的华胜梦。
一路走来有许多的感慨,也有许多些领悟,吴中店经历这么多风风雨雨,还能一直保持不亏损且盈利中,根本原因就在吴中店团队的每一个人都把公司的事当自己的事,坚信只要我们一直以三大理念去服务好客户,客户会感受到我们的真诚,会陪我们一起渡过这段困难期。虽然目前还在磨难中,但我们一直很乐观的去面对每一天,我深知吴中店要做出市场影响力,还有一段路要走,很多优秀的同事还需要更大更高的平台,那就要我们不断去总结、去开发新的市场,让大家都能在华胜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为了那份荣耀快乐幸福的工作着。伙伴们,坚信我们一定可以做到,明天会更辉煌!一起为以后在华胜的每一天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