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有闲暇时间,和家人一道赴鹭岛厦门游玩,行程的最后一站是参观被誉为中国最美大学校园——厦门大学,由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建,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三所大学之一。
厦门大学大门上端的校名为鲁迅先生墨宝,字体简洁端庄,古朴有味。午后时分,我们一同漫步校区,但见绿茵如画,建筑精美,和煦的阳光下,与三三两两的学子擦肩而过,仿似回到了青葱的年少时代,传说中碧波粼粼的芙蓉湖、浪漫风情的椰树林、年代久远的集美楼等一一映入眼帘,静谧温馨,犹如进入一个充满诗意的主题公园,在校园中部一座民国建筑风格的二层大楼圆拱形大门上方,无意间看到悬有郭沫若题写的“鲁迅纪念馆”匾额,先生与厦大究竟有何渊源?
进楼瞻仰,才知这是目前国内唯一设在高校的鲁迅纪念馆。1926年9月4日至1927年1月16日鲁迅由林语堂推荐赴厦门大学任国学院教授,期间曾寓居于此。除教学外,还撰写了17万多字的著作,其中以《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两篇文章最为有名。为了纪念鲁迅,1952年10月厦大在“集美楼”二楼原先生居住过的房间创设鲁迅纪念馆。纪念馆有5个展室,第一、二室简要回顾鲁迅的人生轨迹及在厦门时的历史文物资料;第三室是“鲁迅与许广平”专题展览,以遗物为主;第四室辟作纪念室,有镇馆之宝——五幅1936年鲁迅先生逝世后厦门文化界举行悼念活动所用的挽联和挽幛;第五室为鲁迅故居,室内摆设均按鲁迅当年居住时的原貌布置。
历史的烟云渐渐消逝,鲁迅带给厦门大学的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已成为厦大校史上的一段荣耀和对外宣传的金字招牌。“横眉冷对千夫子,俯首甘为孺子牛。”他的自由思考和独立人格,永远是我们后人学习的楷模,而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传统的道德底线屡次受到挑战,这抑或是鲁迅当年所始料不及的,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感悟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