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送到手机
400-8033-707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2013年第3期 总第48期

华胜事业腾飞 团队建设为先——周大军总裁讲优秀团队建设

        华胜成立15年来总结出一条非常宝贵的经验,那就是管理工作要以团队建设为中心,要把打造优秀团队放在比创造业绩更重要的位置。这条经验经过这么多年的推广和坚持,目前已在华胜的管理团队中形成了广泛共识, 2012年颁布的《华胜基本法》还把她定位以“核心管理思想”中的“一个中心”的地位,这就意味着作为一名华胜的管理干部,你一时的业绩可以不出色、财务指标可以不好看,但是你的团队一定要持续进步,尽快成为优秀的团队。为什么华胜要把优秀团队建设放在这么重要的位置呢?


        从组织层面来看,企业能够持续发展比短暂的辉煌重要得多,很多企业主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企业业绩短期内上升很快,但随之而来的瓶颈也使企业摔得更重。华胜为什么要做“标准年”?就是为了持续发展。团队建设就是持续的关键,一个企业只要商业模式和战略规划这两个大方向没错,剩下的管理工作就是围绕优秀团队建设。所以团队建设对于一个分店、对于整个华胜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


        从个人层面来看,团队建设又有什么价值呢?我一直在想这个问题。一个人的成功存在个体和团队两个方面,但是在现代社会,个人能成就的事业越来越少,决定一个人成长高度最后一定是团队的成就,特别是经营企业。具体来说,就是个人成功的高度取决于身边的团队的整体水平。就我个人而言,可能我的服务能力、管理能力、维修技术都不强,但是我的团队可以很强大。我认为如果华胜在每项职能模块都有高段位的人才承担,那么华胜就可以做得很大。核心的人才不需要很多,关键的是配合。所以个人的高度取决于团队的高度,个人的能力通过团队队员组织层面来看,华胜以往的历史经验证明:在连锁的分店中,凡是有优秀团队支撑的,业绩整体都很好并且可持续;凡是团队出了问题的,业绩就算一时比较好,长远来看还是会出问题。对于企业来说,持续发展比一时辉煌重要得多,很多企业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顺势时上升得快,一旦环境有所变化就只会收获惨痛的教训。华胜为什么要做“标准年”,就是为了持续发展。团队来体现,大家要明白这个道理。团队有负责人和普通成员,负责人和成员是相对应的。作为成员,实现人生目标和发展高度不能只靠个人的专业能力,只有通过成就团队才能成就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团队成员必须要有这个觉悟。


        那什么是团队建设呢?顾名思义,“团队建设”就是谈两个问题:团队和建设。什么是团队?团队就是为了完成某一个目标组成的一群人,这里强调的是要有目标,漫无目的不叫团队。建设是个动词,它是一连串的工作,是一个过程,建设首先要有一个目标、使命。使命、目标、愿景含义上是不一样的,使命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的一种追求;愿景是企业将来要描绘的一个蓝图,比较空泛;目标则是要把追求和蓝图量化、具体化、可实现化。这几个概念层次不一样,使命层次最高,愿景其次,目标最切实际。空泛的蓝图缺乏标准,所以要用目标把时间节点、量化标准、情境描述确定下来,最后量化目标、考核目标。


        团队建设应该怎么做?首先团队是个组织,第一步就是组建团队,我们叫“搭班子”,没有人或者选的人不合适,班子就搭不好,后面的工作就很难开展;第二步是训练团队,训练就是有训有练,我们现在进行的各项培训就是在在训练团队;第三步是复制团队,训练团队是一个长期的较宽泛的内涵,包括能力提升、目标的分解、目标的实践等很多内容,团队顺其自然地升级,复制团队在这个过程中就基本完成了。


        组建团队首先是选人,选人第一个就是要考虑成员之间的互补性,要考虑他的个人素质、价值观、道德、态度,这是一个意识层面。人力资源招聘的时候会有很多标准,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标准,责任心、上进心、事业心是对应不同层面的员工,例如基层的员工就需要责任心,中层干部需要的是在责任心基础上的上进心,到了高层管理者就需要事业心。


        团队一定是可以相互协作的,这是团队精神的核心。为什么要协作?就是因为大家分工不一样、能力不一样,取长补短,这样才能组建一个团队。所以团队建设第一个要考虑互补性,互补能让团队成员之间的价值最大化。企业高层需要三种人才:一、思维型人才,一般都是决策者,他需要看清企业和行业的发展方向;二、操作型人才,这种人才又分两类,一个是管理型,一个是执行型。企业里面最缺乏的是管理型人才,管理的核心目的就是维持企业的运作秩序,企业政策的执行秩序。但是目标的实现、政策的执行还需要执行型人才,执行型人才需要的就是“服从”,管理层有任务,执行层能很好地完成。        

                      
        在华胜的管理干部中有一个比较特殊的角色,这就是“店长”。店长在我们量化管理里面有双重身份:从总部的角度看,店长就是完成目标业务的,预算达成、目标实现是靠店长领导的团队来完成,所以店长是执行者;对分店的部门来讲,他是管理者,他要维持整个分店的运作秩序。对于分店而言,总经理什么类型没有规定或标准答案,关键是团队搭配。比如说,中级规模以上的店一般都有副总,副总跟总经理就是互补的,如果总经理是业务型的,擅长拓展业务,那副总就一定是管理型的。


        从团队负责人的个人能力而言,太强或太弱都不好,适合团队最重要。如果这个岗位需要稳重的人,就不要去招过于活跃、上进心过强的人。岗位职责、岗位分工不同,对人员能力的要求也不同。其实具体到部门、分店来说,第一要素是团队的核心职责,一般企业的组织架构是通过岗位规划来分工的,不同的岗位一定是相匹配的。团队建设是个复杂的,不断实践的过程,找对人是关键的一步,搭对班子就赢了一半。


        组建团队其次是训练团队,训练团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培训首先是把思想统一起来,思想不统一,团队协作和团队精神都做不好,所以训练应该先训练理念性的东西、文化的东西、价值观的东西。统一思想就包括“我们要干什么”、“我们目标是什么”、“我们的职责是什么”、“我们的使命是什么”、“我们要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做”等等。企业是通过文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并且通过文化淘汰人才。


        第二就是统一员工做事的规则,比如分工、流程建立、奖惩制度等,这些是处理事情的思想。统一思想的层面不一样,内容也不一样,比如对于客户来说,华胜的服务理念是“真诚服务、贴心关怀”,欺瞒客户的事情不会做,也不能做。华胜要想发展得更快、更稳,就必须严格遵守《华胜基本法》打造品牌、树立形象。事实证明和结果验证,好的团队为什么能够配合默契、各司其职、相互扶持并且不抱怨?这是经过长期的思想工作和实践形成的。


        第三个是训练技能,包括明确训练目标、强度和成果考核标准等。训练之前要先了解个体的实际需求,科学的训练一定是循序渐进的,主要有课堂培训和现场辅导两种方式,我们目前采用最多的是现场辅导的方式,特别是对于一线员工的训练,现场辅导式效果最好,这种方式适合大规模的、流程性的、共性的培训项目。


        训练达到了优秀团队,就可以说取得阶段性的成果。那什么是优秀团队的标准呢?第一是技能考核,衡量员工是否符合岗位的要求;第二个是持续执行,考核一个持续工作时间段体现出的能力;第三个就是持续的业绩,即团队持续完成高目标业绩的能力。一个好的团队有两个因素,一是战斗力,二是凝聚力。团队领导人衡量标准有两个维度,一个是以身作则的维度,言行一致、敢于担当;一个是能力的维度,包括实现业绩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做思想工作能力、激励团队能力,这些都是可以修炼、可以学习的能力,是可以不断复盘总结的。


        组建团队的最后一步是复制团队,在复制中不断升级团队。员工的阶段性成长、技能提升是团队建设的量变,复制团队就是团队建设的质变。复制要做什么?主要是要培养接班人。当你升职的时候,只有培养好有胜任能力的接班人才能让你很好地完成新职位的工作。这是团队的升级,一层层向上推,这对团队、对个人来说都极其重要。


         对于团队,这种自我复制意味着实现自我发展,没有局限,不会遇到瓶颈。它也要求你必须通过培养下属来分担那些你已经会做的,已经没有太多成长空间的工作。这些工作对你已经没有意义,但是对于下属来说,确实一次成长的机会,并且你也会从中得到时间他去做挑战性工作、新的工作,也才会有进步。


        对于个人,进步也要通过复制来完成。华胜就是这样一级级去培养、复制团队,并且通过这种方式成就了很多人、培养了很多行业人才。但是这样还不够,华胜有导师制、有职业规划,但确实都在摸索阶段。复制团队的难点就是以什么标准来复制,我们现在用项目化的方式梳理一个岗位职责体系,告诉大家每个人的职责标准是什么,按照标准复制,这是关键的一点。所以我希望大家在管理整个部门之前,对自己的职责要列个提纲,列清楚你做哪些事情,你自己会做之后就可以教其他人,可以拿着提纲逐步去分解,然后整个交接,你就可以去做其他事了。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制定你的工作标准及岗位职责体系。另外一个是机制,因为标准各方面都做好了,机制也就形成了。上司把人培养了对他有什么好处,不要空讲机制,利益是要落到实处。好处有两种,一个在绩效考核里面你培养了多少人,在你的薪酬里会有体现;第二个培养了接班人,你才可以升职,这就是机制。这也是我们将来会做的,这个事情做好,整个复制流程就顺畅了。所以复制团队第一是要有标准,第二是要有方法,第三是要有机制。
 

推荐阅读
附近门店

我要提问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