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大家都不陌生,安全是在人类生产过程中,将系统的运行状态对人类的生命、财产、环境可能产生的损害控制在人类能接受水平以下的状态。现今企业如何进行安全生产管理,本人有以下几个观点。
一、管理者重视。
目前,我国安全工作大多是实行“谁主管,谁负责”或“一票否决”制度,有效提高了各级管理者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也的确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认,实现生活中,还有不少管理者对安全工作的重视仍然只停留在口头上,不是真正将安全工作放在首位。事实证明,管理者对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将直接影响到安全工作的好坏。例如,有的管理者只重视企业的经济效益,对安全工作则表现得可有可无,往往只等到发生安全事故时,才想起安全工作的重要,但为时已晚。安全工作,只有管理层真正重视,思想统一,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不断强调安全工作重要性,充分认识到安全基础管理工作是从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况,管理的漏洞和缺陷入手,注重从过程的管理,强调制度落实和考核,保证达到和实现安全的目的,最终实现安全长治久安。
二、强化安全措施落实,提高安全工作质量。
我国目前有关的安全法律法规或规章制度已有不少,但事故的频繁发生,不得不令人深思。纵观很多事故的调查结果表明,多数都是由于安全制度未落实到位所致。例如,前不久某地区一间禽畜生产加工企业发生的一起安全事故,一间那么大的工厂,发生火灾时,连灭火器都找不到,还有将大门反锁等,最后造成一百多人死亡。又一次血淋淋的事实,告诉人们,不按要求落实好安全措施,必将付出血的代价。再好的制度如果得不到认真的落实,也只不过是一纸空文。落实安全制度不能弄虚作假,只能认认真真,脚踏实地,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要求,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只有做足各项安全措施工作,才能最大程度上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从而有效地降低人员的伤亡和财产的损失,促进安全工作持续发展。
三、加大对安全工作的投入。
“安全来自长期警惕,事故来自瞬间麻痹”,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必须长期坚持不懈,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又不太明显,故往往也是容易被人忽视的原因之一。但事实证明,只有加大对安全工作的投入,才能不断促进安全工作向前发展。对安全工作的投入包括对安全基础设施的投入,也包括对人员教育培训的投入。对安全基础设施的投入主要是加强安全设施的建设、各类设备器材的配备等;对人员教育培训方面的投入主要有加强安全知识教育培训、开展各类安全应急演练,提高人员安全意识和技能。要做好以上两项工作,都离不开金钱的投入。只有当人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加上各项安全设备设施齐全到位,那么安全工作将有明显的改善。
四、认真落实“一岗双责”。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很多人对安全工作有片面的认识,认为安全工作只是从事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与自已无关,从于忽略了自已应承担的责任。直至,近年国家提出“一岗双责”工作,管生产必须管安全,明确了对安全工作的职责,使很多人对安全工作又有了新的认识,使大家明确自已不仅要履行好工作职责,还必须履行好岗位安全职责,否则一样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只有大家都认为安全工作与自已息息相关,都来关心安全工作情况,真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安全局面,那么安全工作必将有大大的改观。
安全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只有不断强化安全基础,认真夯实安全细节工作,才能更好推动安全的有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