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送到手机
400-8033-707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员工天地

向华为学习什么?

    最近我刚拜读过《华为的人力资源管理》一书,全书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笔触,从人力资源管理着手,倾力为读者复原出连专业人士都不禁为之赞叹的“人力资源构架”、“员工激励机制”、“选人策略”等华为人力资源方面推行的奇招。华为是中国企业实现国际化的一面标志性的旗帜。他的逆势增长有其偶然性,也有其必然性。
 
    管理大师德鲁克说过:“21世纪企业最大的挑战就是如何提高知识员工的生产效率”。这句话用来总结华为这些年来管理变逐的核心目标最为准确。思考为什么华为能够做到如此成功?或许,最有发言权的应当是任正非。从他的行事风格推测:任总或许是信封老子哲学,“以退为进、以柔克刚、以静制动”。按照老子的思想“低调就是高调”,当广大人民皆高调的时候,你就要低调。恰恰因为这样越神秘,媒体的报道反而更多,这恰恰为华为做了广告。任总能够在巨大的光环诱惑下保持“清心寡欲”,真是与毛泽东的“不管风吹雨打,胜似闲庭信步”不谋而合,尽显其大将风度!
 
    如果说我们该向华为学习什么,我们要从“道”和“术”两方面来学习。从“道”的层面上也就是理念上,我们学习华为是非常有价值的,因为“道是相通的,它是源头”。正如老子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穷”。从管理理念上讲,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公司治理架构的建设以及企业家精神,这种不断的克制外界诱惑而始终不为所动,清心寡欲精神。其实前面分析的都是从这个层面上来着手,它是本源,是一切的源头,也最值得学习。千古名句“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实就是告诉我们,要从源头抓起!
 
    从“术”的层面上也就是具体的操作层面上学习要相对比较难一些,毕竟行业背景不同、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不同、面临的市场环境和政治环境也不同。我想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这么多的企业模仿华为模仿了10多年,最终也没有出现第二个华为的原因。在具体的战术上我们要学习华为专注及艰苦奋斗的作风。华为始终是那样的专注、专注、再专注,不管其他行业多么的赚钱,华为始终没有离开过自己的主业。这也许就是人们常常说的“定力”,做人需要定力,做企业也需要定力。当然,能够有这样的定力,其关键还是上面从“道”的层面上所提到的不被外界的诱惑所迷乱,它要求企业的管理决策层要有“定力”,不要被外界一时的诱惑而分散资源及精力,始终沿着企业制定的使命、愿景及战略路线走下去。我们伟大的毛主席在革命战争年代所提倡的“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战略方针,其实也是这个理论,集中资源在一个地方形成绝对的优势。《孙子兵法》在《虚实篇》中提到:“我专为一,敌分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则我众而敌寡;能以众击寡者,则吾之所与战者,约矣”。同时,孙子在《谋攻篇》中再次提出:“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不若则能避之”,想办法集中自己的兵力,分散敌人的兵力,以优势兵力对敌,而在处于劣势、形势不利时,则主动避战。
 
    在局部上集中优势兵力,积小胜为大胜,从局部胜利扩展到全局的胜利。在具体华为的实战中,他们一直坚持这样的原则。大家可以看到,华为在美国及加拿大市场上迟迟没有大规模进军,他们就是看到条件还不成熟,先在其他的国家市场上扎稳根基,一个一个国家的蚕食,待时机成熟集中力量一举而灭之。
 
    要向华为学习的地方确实有很多,其实华为的制度建设也是非常健全的,90年代华为就开始推行KPI及薪酬绩效与考核评估体系,能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正是因为制度作保证,实现法治大于人治,才能够使华为在管理架构随着公司业务迅速扩张的过程中,实现平稳健康的运作。学习的过程就是悟道的过程,希望能够不断的从这本书中悟出更多的道理!
 
推荐阅读
附近门店

我要提问

热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