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会嘉宾语录
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副会长 张京伟
《汽车汽修行业转型升级的现状和趋势》
2014、2015年是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关键时期。从国家政策来讲,国务院的政策,交通部联合各个部门发布的政策,对这个行业做了有益的指导,做了规范。汽车维修行业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现在是什么情况?他的定位现在是一个朝阳产业,是一个民生服务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
野村综研汽车咨询总监 朱四明
《JMS&Autozone,两种后市场业务模式》
什么是势的概念?产业的发展始终有规律,我们谈的比较多,我们喜欢谈弯道超车,其实产业的发展规律从来没有老过,一块是消费者发生非常剧烈的变化,尤其是中国的消费者,与此同时服务消费者的产业一直都有规律,移动互联网可以改变产业发展的速度但是不能改变产业发展的路径。在汽车服务市场和汽车后市场,产业链驱动的配件和服务无缝衔接,这是一个方向。
卓思天成研究总监 王侃
《大数据在售后服务的应用》
汽车后市场的竞争,以往更多是零部件供应链、技术能力的竞争,包括4S店和连锁品牌或者单体维修店,以前更多是这两方面的竞争。今后随着大家谈到的行业大势,很多维修技术和供应链逐渐开放,竞争转向什么地方?狭义上的客户服务,就是客户接待的好不好,还有潜在服务的整合能力。
中国人保理赔事业部第三方资源处处长 王虎
《新挑战新机遇 ,携手同行合作共赢》
同质配件、信息公开、品牌连锁、健康档案、放心汽配、放心汽修,我们认为是汽车后市场的机遇,也是挑战,但是机遇大于挑战。不管是+互联网还是互联网+,主要问题就是通过大众创业、开放创新、用户创新改变了生活、工作和生产方式,也引领了创新驱动的新常态。通过互联网+,+互联网,线下组合,信息运用公开透明化,跨界经营,与保险企业、配件企业、维修企业紧密的相连。
博世汽车后市场大中华区销售副总裁 彭佩敏
《聚焦供应链,俱赢后市场》
随着汽车技术的不断升级换代,大数据也好,云计算也好,这些技术在传统汽车后市场的应用,我们看到整个行业无论是分销还是维修层面,都对从业人员提出新的挑战。
菁葵投资合伙人 康炳华
《2016,汽车后市场迈入合纵连横》
汽车后市场从2016年开始进入了合纵连横,不只是内部之间的联盟或者连锁、合作,包括汽车后市场内部上下游之间,包括汽车后市场与其他电商业态连锁业态的跨界合作,这个时候一定要跳出圈子来看,不要说我只在汽车后市场。在汽车后市场线下比线上重要,服务比产品重要,执行比战略重要。
嘉实多油品连锁&电商业务总监 许永仑
《嘉实多华胜战略合作回顾及展望》
嘉实多今年非常荣幸得到华胜的认可,作为华胜的年度战略伙伴参加这个会议,感谢华胜集团管理层对嘉实多的认可。目前华胜与嘉实多已经达成总部层面的战略合作。目前嘉实多服务的华胜终端门店已经达到83家,我们在不断加强我们合作的深度与广度。我们的目标一致,价值观高度相同,未来我们要把我们的资源更多投放在合作伙伴上,希望双方实现合力实现共赢。
极配正品总经理 邱立强
《修理厂汽配解决方案——服务升级的不二选项》
目前我们公司有200多名员工,11个省市,21个专业仓储配送网点全国各地,作为极配正品来说,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开的修理厂,我们给自己的定位是国际品牌的集成代理商,以及大众、奔驰、宝马、奥迪德系全车配件供应商,这些品牌都是全中国一级代理商。
阿里巴巴O2O运营专家 玄坤
《“阿里车码头”门店联盟体系》
数据大家都知道,1.72亿、2.53亿指汽车保有量,10%与70%是汽车保有率。我们认为保有率不可能会到70%,可能会到40%、50%,那还有20%-30%的新车销售增量来自于哪里?早上康炳华老师也分享了这个数据,8000亿,现在整个汽车车龄4.3年,马上就要步入汽车后市场黄金爆发期,多久能做到一万亿两万亿?这是我们思考的事情。
百度地图车生活事业部市场运营 易和天
《连锁+互联网——百度地图汽车服务业务》
我们从来不认为互联网会替代传统门店,而且在汽车服务行业,未来一定是以线下门店为主,线上为辅的方式。因为除了流量,单纯有流量没有多大意义。在座有很多门店经营的比较好的都知道,做的比较好的门店缺少的根本不是流量。面对互联网,我们要拥抱互联网带来的新的消费场景以及互联网公司带来的核心技术。
微车界总裁Autodealer创始人 麦迦
《终端门店的品牌传播和用户运营策略》
所有商业模式的核心,不是说你的商业模式好还是不好,其实只要对我有用就是好的,对我没有用就是不好的。所有的商业模式围绕的都是人,你的商业模式很好,但是没有人执行也是瞎扯,你的商业模式不好,但是有很厉害的人执行可能也很好。
华胜集团董事长、总裁 周大军
《华胜经营管理决策的数据化之路—门店运营五力模型》
企业不是造概念的,造概念是为了解决问题。每一个力里面都有竞争力的定位,比如拓客力,我们觉得拓客力是企业最基础的,拓客力不行就没有办法生存,这是基本的竞争力。留客率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拓客多少流失多少企业马上完蛋。维修力我们把它定义为根本解决,维修的本质是修车,车都修不好其他有什么用?是拓客力和留客力的基础,车修的好拓客力就上来了,车修的好留客力就上来了,维修力是五力模型最核心的根本竞争力。企业没有管控力就没有利润,有的企业车也多,结果一般,老不赚钱,不能持续。管控力是企业持续发展必要的解决方法。最后是组织力,是顶层支撑,很复杂的,这个叫绝对竞争力。我想表达一个概念,维修力将来会成为华胜的竞争对手很难模仿的绝对竞争力,只是现在还没有完成。
驰加(米其林)总经理 廖初航
《外资品牌服务商如何支持后市场高效运营》
怎么样才能做到制胜的业务模式?大多数的车主消费者对轮胎这个事情,消费频次很低,三年、四年换一次。如果只是轮胎服务,非常单一,意味着很难在这个基础上拓展多元的业务,如果车主消费者三四年才能光顾你的店面一次,你的客源怎么样保持?尽管轮胎店每个月给车装200条轮胎,还是赚不到钱。作为一个服务企业来说,没有专业的DNA来说,对于每年600多万车主服务来说是不可能做好的,技术上的东西都可以学,也不是变成绝对竞争优势,但是如果没有这个DNA,没有这个文化,一切将不会存在,只是像僵尸一样存在的维修门店。
有壹手联合创始人 朱伟华
《有壹手:出险修车一站式服务商》
在竞价体系下,维修厂比拼的就是服务效率,如果服务效率比不过人家,你是没戏的。最终大家都在一个淘宝门店,每一家门店都是这个体系里面的一个淘宝小卖家,一定会有人制定标准,而制定这个标准就是保险公司、主机厂、互联网公司,他们一定会各自建立一个生态。在他们有能力建成之前,我们要尽快做到你比你的竞争对手效率更快一些。
华胜集团副总裁 周因因
《华胜汽修产品化之路》
持续不断的优化,所有的优化都是基于数据,包括用户行为的数据,销售数据,包括用户的评价,做产品也好,运营也好,都不是一劳永逸的,消费者的需求会不断提升,就像中国最早的时候,吃饱就好,后来是吃好,现在不是吃好而是吃得健康,修车也一样。
华胜18年,深深的体会到经营一家修理厂的不易。华胜能走到今天,源于各种各样人才的汇集,这个行业需要匠心精神才能做好,未来靠华胜绝对不够,在总部也好,门店也好,已经在推动全员创业的平台,希望各行各业专业的人才,对汽车后市场有热爱,与华胜一起创业,共同成就规范、高效的汽车后市场。
华胜集团助理总裁 魏夏冉
《赋能 —— 华胜组织创新之路》
在新的组织里面,我们把管理走向赋能,过去的时候我们的激励、文化、雇佣、驱动系统是封闭的。现在变成风车了,任何一个闭环受到风的力量,整个都会转动,通过激励模式的改革、文化认同、雇佣模式、驱动系统的改变,我们组织都变了。一个集团里面必须要有很多部门,只有组织转动的时候,才能带动每个环节转,但是那个环节自身是不会转的。当我们门店变成1000家、2000家的时候,我的组织就要变成无限大,支持100家分店的时候,我的人力资源部配比到20多个人,是不是到1000家店的时候,我就可以变成一个专门的人力资源公司了呢?我的组织通过创意精英、自组织、文化认同、激励,我的组织已经变成自己驱动的了,一个齿轮驱动的时候,整个链条都会跟着转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