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发送到手机
400-8033-707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2013年第1期 总第46期

客家春节习俗之思


   越来越临近春节,大街上,广州的街坊布置上过年用的喜庆饰物;小巷中,弥漫着年糕的香味。我的思绪也飘回到家乡过往迎接新年的情景,怀念我们客家人过年的习俗。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多数地方一样,把春节视为一年中最隆重和欢乐的节日。我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冬至前后,人们就要开始酿制客家黄酒或蒸白酒。记得小时候,跟着大人们跑进跑出,在雾气缭绕中忙碌,让酒香伴随着我们迎接新年,这是记忆中年味的开始。


   农历十二月廿三日祭灶,当晚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年三十早上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灶台上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鞭炮。到了农历十二月廿五日,大家都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们要赶回家一起准备过年。那天起就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还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


   除夕,是过年气氛最为热烈、最为欢乐愉快的一天。这天上午,家家户户要拜菩萨、敬神。各家厅堂要挂起祖宗画像,在大门口贴上鲜红春联。谷仓门上、禽畜栏前、家俱床铺以及水缸边都要贴上红纸条,叫做“封岁”,也叫“上红”。小孩们吃过中午饭就会闹着洗澡赶紧穿上新衣。新衣服的味道也是年味之一。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 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蒸土猪肉汤、酿豆腐煲、白切鸡、煎鱼、油果、冬笋炒腊肉……各种特色菜肴飘香家家户户,这是最让人怀念的年味。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敬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乡镇的习俗是还要给老人压岁钱,寓意平安健康。


    岁岁年年,这些习俗和年味伴随着我们成长。和家人一起除旧布新,感恩祈福,阖家团聚,享受着热闹欢快祥和的春节是最温馨的事。
 

 

上一篇: 总部
推荐阅读
附近门店

我要提问

热门问题